新闻中心

  • Home
  • 北极鲶鱼再狂,终究难逃法网,我们不怕它们乖张,怕只怕它们低调

北极鲶鱼再狂,终究难逃法网,我们不怕它们乖张,怕只怕它们低调

2025-03-15 13:39:54 62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条曾经在中国互联网上一语激起千层浪的“北极鲶鱼”。

今年3月份,网名“北极鲶鱼”的微博用户钟淑卉在网上高调炫富,一边炫富还一边“自报家门”,说她家里有产“9位数”“家人感觉贪了”“润到了澳大利亚”。

此番出格言论一出,很快就激起了众多网友的不满。而面对来自众人的质疑,“北极鲶鱼”非但毫无悔意,反而还将自己的那张死鸭子嘴一噘到底。她大放厥词,嘲讽质疑她的网友都是“韭菜”,羞辱别人“支性难改”,还说别人都是“小蜘蛛”、是“低贱的老鼠”、是“下等人”,是一群“臭打工”的等等。

然后舆情就炸了,钟淑卉这条“北极鲶鱼”也随之被挂上了热搜。3月24日,深圳交通运输局发布通报,确认“北极鲶鱼”所谓的“家人感觉贪了”牵涉到了她的爷爷,也就是深圳交通运输局原货运分局局长钟庚赐,于是深圳交通运输局宣布,将对此事件展开调查。

“北极鲶鱼”也因为此举遭到了诸多网友的嘲讽,有人吐槽她“你这哪是自报家门,你这简直是自爆家门的”;也有人笑话她“别人都是坑爹,你连爷爷都给坑了”;还有人调侃她“我说怎么北极那么天寒地冻的地方还能生出鲶鱼来呢,合着这是成精了啊”。

但是过不了多久,大家就发现自己笑不出来了。

因为深圳那边对“北极鲶鱼”爷爷的调查结果迟迟没有被公布出来,截止日期一拖再拖,搞得很多原先只是吃瓜凑热闹的网民最后都火大了:这条“北极鲶鱼”一家到底是什么背景?身子骨居然硬到了能让深圳都替他们一瞒再瞒的地步?不行,这件事情必须得有一个交代。否则那就真说不过去了。

于是乎,后来就有网友以词条接力的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对“北极鲶鱼”事件的后续追问,但是深圳那边还是迟迟不见官方公告。

直到10月10日,深圳纪委发布通报。在历经了6个多月之后,“北极鲶鱼”事件的调查结果,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了。

完美真人官网下载

据深圳纪委发布通报:“经查,钟庚赐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多次串供对抗组织审查;借机敛财,违规从事营利活动;未经批准,违规兼职取酬;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钟庚赐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廉洁纪律,并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深圳市纪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给予钟庚赐开除党籍处分,按二级科员确定其退休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

然而,深圳纪委的这份调查处理结果,并没有完全平息“北极鲶鱼”事件。包括我在内,很多网友都感觉我们对钟庚赐的处罚力度轻了。

很多网友疑惑的点在于:在各地纪委的调查通报中,我们是经常看到党纪处罚后跟着“移送司法”四个字的,但这四个字在这份针对“北极鲶鱼”的调查通报中却没有出现。

本来深圳对于“北极鲶鱼”一事的舆论处置就已经是慢了很多拍了,大家等了那么长时间,就是盼着最后能看到一个充分且合理的解释的。

现在深圳纪委的这份通报倒是合理了,但是在充分这块做得恐怕还是不尽如人意。于是乎,在时隔半年之后,“北极鲶鱼”事件在我们的舆论场上又一次引发了次生舆情,并且造成了很多“猜测”。

有人说,通报里头之所以没有“移送司法”四个字,只是因为深圳纪委没有提及而已,相关人员后续一定会进入司法程序的。

有人说,“北极鲶鱼”的爷爷钟庚赐现在都76岁了,这把岁数进去了,后面的事情会很麻烦,还不如索性大事化小。

有人说,钟庚赐贪的钱,大概是都吐出来了。再加上之前“北极鲶鱼”自曝的说法,她们一家早都润到澳大利亚去了,你根本连抓都抓不着,所以对于钟庚赐的调查可能也就进不了司法程序了。

还有人提到了10月10日这天深圳纪委发布的另一份通报。按照这份通报中的说法,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原党组副书记、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原主任李福民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被终止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李福民和钟庚赐都是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深圳纪委还在同一天发布了对他们的处罚通报。基于这两点,有网友就提出了猜测:这恐怕不是巧合,李福民的事,搞不好就是钟庚赐交代出来的。检举可以戴罪立功,这或许就是钟庚赐最后没有被移送司法,并且还保留了“二级科员退休待遇”的原因。

我前面这些说的这些“猜测”都还算是温和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质疑性质更严重的“猜测”,那话要是说出来可就难听了。

我不知道深圳那边对于钟庚赐一案到底是怎么处置的,也不晓得网络上那么多玄而又玄的所谓小道消息有几成真伪,但有一点我是很明确的:我认为包括深圳纪委在内,有关部门应该对现在网络上的舆情作出回应。

因为绝大多数参与到这件事情的讨论中的中国网民,都不是从事法律工作的,大家对我们的制度、纪律和法规等,并都不了解得十分清楚。很多人的所谓的“结论”其实都是靠猜、靠所谓的“社会经验”推敲出来的,不准不说,最后还会对我们公权力的严肃性、对纪委调查处理结果的公正性造成伤害。

都花那么多时间把涉案的蛀虫给挖出来了,咱再多花点时间和老百姓把疑点说清楚又何妨呢?不要总觉得我们的网友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事在人为,不管别人怎么说,关键还是我们自己怎么做。有关部门如果能够及时作出回应的话,我相信也是可以成为一次很好的普法机会的。

今年3月份“北极鲶鱼”事件一爆出来那会儿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几乎搞得全国网民人尽皆知。现在好不容易调查处理结果公布了,相关通报本该是针对此前民众提出的疑点一一作出充分解释的。它本应起到平息舆论、警钟长鸣的效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为那就不是在平息舆情了,而是在助长二次舆情。

我相信质疑对钟庚赐处罚力度太轻的网民,绝大多数并不是想要搞事情的。深圳纪委一天之内发布了两份通报,对钟庚赐的处理结果没有提到“移送司法”。而涉及李福民的通报里却明确写着“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明明都是一个部门里头挖出来的蛀虫,为什么通报里头针对他们各自的情况说明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网民觉得自己摸不着头脑是正常的,这里头的门道估计也就在相关部门干过的体制内人员能摸明白,除此之外你让谁来琢磨他也想不明白。

要彻底平息“北极鲶鱼”事件的舆论风波,有关部门还是要把事情说得更清楚一些才是,不然到头来不是你的问题也会变成你的问题。

这种情况我这些年在网上遭遇得多了,每次遇到我最后都会选择在第一时间把我的实际情况公布出来,和大家说清楚。有不对的地方认错并尽快改正,但是要不是我的问题还有人把莫须有的帽子给扣到我的头上,那我就得坚决驳斥攻讦和歪曲我的不正言论。

北极鲶鱼再狂,终究难逃法网,我们不怕它们乖张,怕只怕它们低调

虽然不是每一次都能让所有人信服,但我至少把我的实际情况向大家说明了。说总比不说好,你提供的信息越详实,你身上可以被别人用来做文章的空子就越小。最怕的就是什么都不说,因为那样就相当于把解释权都拱手让给别人了。不要被“自口难辨”这种说法给带偏了,毕竟要是连你自己都不努力替自己澄清了,还有谁会在意你的清白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然目前这个处理结果并不能让所有人感到满意,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反倒是挺感谢“北极鲶鱼”。

因为要是她当初不在网上瞎嘚瑟,不把自己的爷爷给暴露出来,不鄙视、嘲笑、咒骂我们这些普通人是“韭菜”,是“小蜘蛛”,是“低贱老鼠”,是“支性难改”的“下等人”,是一帮“臭打工”,后面恐怕也就不会出现这场舆论风波,深圳纪委也就不会介入调查,我们可能也就不会在拔出钟庚赐这颗老萝卜的过程中,带出李福民这滩烂泥了。

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隔山打牛式的反腐案例。长辈是贪腐分子,后辈是润人殖子,招摇过市的润人殖子,把隐藏蛰伏的贪腐分子给暴露了。

我记得之前在社媒上看到过一个大V的说法,这个大V曾经针对“北极鲶鱼”这类事情写过一篇大论,说什么“官二代”“富二代”们应该低调一些,不然到头来很容易就会把家里人给坑了。

我觉得这纯纯就是混账话。

你和你的家里人要是没事你怕什么?炫个富就能把家里人给坑了啊?那只能说明这一家子本来就不干净啊。就这种家庭还有人写文章教导他们要“低调”的呢?那是嫌他们炫富太高调了扎眼吗?我看不止吧,我看那更多地是在担心把他们本就身上有屎的家里人给牵扯出来的兔死狐悲吧?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反而不是很介意“北极鲶鱼”们的乖张,我甚至还嫌这种蠢鱼太少了。这种蠢鱼越多,我们的反腐工作开展起来反而越方便。要是“北极鲶鱼”们一个个都表现得低调谦虚,那问题反而大了。那不是说明我们的政治生态终于海清河晏了,而是“北极鲶鱼”们都学聪明了不在水面上冒头了。

别看我们的反腐工作都坚持了这么多年了,现在的情形大家也有目共睹,形势还是异常严峻。“反贪永远在路上”绝不是一句空话和套话,要建设一个真正意义上公正廉洁的现代法治社会,我们永远任重而道远。

不管怎么说,“北极鲶鱼”事件现在也出了调查处理结果的通报了,现在压力来到了苏州这一边。深圳的钟庚赐已经罪名坐实了,苏州的钟庚赐,还要拖到什么时候?

发表评论